公司是否依其產業特性建立合適之環境管理制度?
本公司取得ISO14001環境管理系統認證(效期06-July-2023至05-July-2026)、OHSAS18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認證(107年更新為ISO 45001:2018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認證,效期28-July-2023至27-July-2026),並依上述管理系統辦理。
公司是否致力於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及使用對環境負荷衝擊低之再生物料?
本公司目前推動提高節能使用效率之措施,主要為汰換效率較差的設備以提升設備效能,另照明設備逐步汰換為T5或LED燈具,並加設感應器節約能源,此外新設產線區域皆購入節能燈具及設備,以達到持續節能減碳目標。本公司112年單位營業額耗電量較111年減少9.65%,已達成減量1%目標,相關數據如下:
年度 |
耗電量(度) |
營業額(仟元) |
單位營業額耗電量 |
111 |
102,550,700 |
15,707,401 |
6.53 |
112 |
107,387,601 |
18,205,469 |
5.90 |
另公司塑膠產品會添加適量比例再生料,降低對環境衝擊,在產品設計包裝時,減少不必要之包裝,以降低廢棄物產出量,並持續利用廢木材棧板回收再利用,可降低木材產出量,此外與廠商合作研究循環經濟廢棄物回收技術,將電鍍製程中銅廢液進行電解回收,轉由廠商精煉後,回製程再使用,以降低汙泥產出量,同步改善廢水重金屬排放。
公司是否評估氣候變遷對企業現在及未來的潛在風險與機會,並採取氣候相關議題之因應措施?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公司依據環安衛政策指引下,以ISO14001環境管理系統為推動基礎,考量各項環境衝擊、政府法規、內外部環境議題,鑑別公司潛在各項風險,提出相關風險與機會,及相關因應措施,如導入水性塗料製程,減少汙染排放,廠房屋頂裝設太陽能發電設備,減少碳排放,及製程廢水回收使用,減少自來水使用量。另鑑於氣候愈來愈極端,訂定水災、地震、火災等各項應變管理辦法,以減少環境衝擊。相關細節詳本公司永續報告書。
公司是否統計過去兩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用水量及廢棄物總重量,並制定溫室氣體減量、減少用水或其他廢棄物管理之政策?
台灣總公司所屬各廠已進行簡易之組織溫室氣體盤查,由排放源鑑定、建立活動強度數據、排放數據等步驟,每年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揭露於永續報告書。台灣總公司所屬各廠最近2年溫室氣體排放如下表說明:
單位:公噸
年度 |
範疇一 |
範疇二 |
單位產品排放量 公噸CO2e/營業額(百萬) |
111 |
9,513 |
52,198 |
3.93 |
112 |
11,643 |
53,157 |
3.56 |
廠區溫室氣體排放量主要來自於電力的使用,因此在節能減碳措施上,以降低單位營業額耗電量為首要,112年單位營業額耗電量較111年減少9.65%,已達成減量1%目標,未來將持續努力減量,113年目標設定較112年節省2%,2035年目標設定較2022年基準年單位營業額耗電量節能達25%。
此外在廠區屋頂裝設綠電太陽能,112年產生綠電達250萬度,減少碳排放。
公司亦於2024年開始執行東陽實業及其供應商低碳永續轉型計畫並擔任主導廠商攜手11家供應鏈廠商進行低碳化轉型,主要節能措施內容包含射出成型機改善及汰舊換新、設備加裝變頻器、導入EMS 能源管理系統、導入ISO-14064 組織型碳盤查並取得驗證等。2024年總投資約1,500萬元,總效益減少用電量1,148,760度,減碳約572噸/年。
在水資源節約方面,朝製程水資源再利用為主,如台南廠區塗裝製程100%使用回收水,除有效利用水資源外更可節省成本支出。台灣總公司所屬各廠最近2年自來水量及回收水使用量如下表說明:
單位:公噸
年度 |
自來水量 |
回收水量 |
回收水比例 |
111 |
777,805 |
67,859 |
8.72% |
112 |
829,756 |
74,369 |
8.96% |
公司廢污水管理除依規定取得排放許可證外,持續推動各項節水管理,113年目標設定回收水使用比例達自來水9.1%,2030年目標水回收量佔自來水使用量10%。
公司營運過程中所產生之廢棄物清除處理,均依照廢棄物清理法相關規定辦理,並做到廢棄物分類以提高廢棄物之回收,另公司透過源頭減量方式,在產品設計包裝時減少不必要之包裝,以降低廢棄物產出量,以及進行資源垃圾分類回收。
台灣總公司所屬各廠最近2年廢棄物產出,如下表說明:
單位:公噸
年度 |
有害廢棄物 |
非有害廢棄物 |
廢棄物總產出量合計 |
單位營業額產出量 公噸/營業額(百萬) |
111 |
296 |
2,445 |
2,741 |
0.17 |
112 |
274 |
2,666 |
2,940 |
0.16 |
公司在ISO14001環境管理系統架構下,持續推動各項廢棄物減量措施及資源再利用,使112年單位營業額之廢棄物產出量相較於105年基準年已降低20%(目標10%),遠超過公司設定之目標,未來將持續監控管理,以符合規畫中長期目標(2030年單位營業額廢棄物產生強度較2016年減少30%)。